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专访北京市经信局局长: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2-06-28| 发布者: 高安生活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6月27日,中共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五年来,北京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数字经......
云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yunys.cc

  6月27日,中共北京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五年来,北京着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四成。北京将努力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坚持数字赋能产业、城市、生活,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针对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发展等热点话题,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劲松接受了新京报记者专访。他表示,今年下半年,北京市经信局将加快智慧城市规划落地,统筹做好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谈数字经济

  北京引领数字贸易和消费新趋势

  新京报: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北京市提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目前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如何?

  张劲松:2021年,北京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占全市GDP比重为40.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8918.1亿元,同比增长16.4%,占全市GDP比重达22.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8%),高于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

  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3873.6亿元,同比增长7.2%,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1.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7%,占数字经济比重接近60%。

  新京报:北京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如何应用?

  张劲松:北京实施大数据行动计划,累计汇聚56个市级部门349亿余条数据,支撑领导驾驶舱、疫情防控、社会信用、一网通办等市区155项重点业务应用。

  高标准建设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率先实现全国首个新型交易模式、交易系统、交易合约、交易场景、交易生态的落地,建成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交易平台,目前引入数据产品近1000项,数据交易调用量超过1300TB,成立全国首个国际数据交易联盟,培育专业数据中介服务机构,现已入驻数据服务与合作单位150余家,搭建的北京数据托管服务平台已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国内首个可支持数据跨境流通的数据托管服务平台。

  北京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培育新兴产业。近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设企业年均增加1万家,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以上企业8060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19.2%。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4.3万件,同比增长1.2倍,占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比重54.2%。

  北京数字消费蓬勃发展,引领数字贸易和消费新趋势。创建全国首批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8K超高清视频制作技术协同中心、网游新技术应用中心,引入阿里、腾讯“大文娱”板块,培育字节跳动、快手等头部企业。21个项目入选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培育15家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在无感支付、沉浸式体验、AR购物等消费新模式上领先全国。

  新京报:《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行动方案》《北京市数字消费能级提升工作方案》等文件近期发布,未来,北京数字经济发展还有哪些重点工作?

  张劲松:今年下半年,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发力,推动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

  加快智慧城市规划落地,统筹做好新型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各类感知终端“一盘棋”整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加快建设数字城市管廊,全面推进水、电、气、热等表具智能化改造。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高可靠低时延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和边缘算力体系建设。支持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培育开放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开放共享、交易流通和跨境流动。形成以数据专区、大数据交易所、数据跨境三轮驱动的数据要素开放流通平台。

  持续推进6大标杆工程建设,谋划互联网3.0等新标杆工程,推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聚焦前沿和“卡脖子”数字技术攻关,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高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我们还将完善数字经济标杆制度体系,加快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建立完善智慧城市、智能网联、数字金融等细分领域创新政策,研究制定数据要素市场化政策保障,从数据产权、数据资产评估、数据管理、数据共享开放、数据交易、安全治理等环节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和标准规范。

  ■谈智慧城市

  从规划、数据等方面开展统筹集约建设

  新京报:2021年是北京市开展智慧城市2.0建设的“元年”,去年市经信局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

  张劲松:我们把握“统”这个智慧城市2.0阶段最鲜明的特征,从规划、界面、共性基础设施、数据、管理等多方面开展统筹集约建设。围绕“用”这个智慧城市的痛点,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总牵引,推动区块链、AI等新技术的应用,推进流程再造、标准化建设。扭住“产”这个智慧城市的牛鼻子,推进感知、人文、环保等重点产业稳步发展,万亿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得到全面激活。

  新京报:北京打造“京通”“京办”“京智”三个智慧终端,它们发挥了什么作用?

  张劲松:去年“三京”终端加速推进。“京通”上线多项便民服务,推出长者专版,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申领服务,完成“出生一件事”办理;电子证照服务支撑东城、西城200家酒店“无证”办理入住,推出婚育、中高考、企业服务专区,实现针对特定人群的定向服务。截至目前,北京通APP月活用户约300万,接入服务事项总数量为4511项,累计提供服务2亿次。

  “京办”是面向全市政务工作场景,覆盖市、区、街、居四级的统一基础协同办公平台,是政务办公的统一入口,聚焦实现政务场景中上传下达更畅通、业务应用协同更高效。“京办”自今年四月开始推广,已覆盖全市“16+1”区,65个市级部门,注册人数超过33万。

  在“京办”应用体系基础上,结合防疫工作实际,进一步搭建了全市防疫一体化信息平台。通过“自下而上”掌握基层防疫工作难点,坚持“数据赋能基层”原则,实现“自上而下”市、区、街、居四级涉疫数据贯通。防疫一体化平台针对不同使用人员建设了病例流调、排查管控、人员转运、隔离管理、监测评估等功能模块,覆盖了北京市防疫工作主要流程,前期正在若干区试点使用和迭代完善,目前正在全市开展上线推广。后续还将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磨合完善各模块相应功能,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京智”已为49个部门开通服务,辅助支撑领导决策。截至2021年12月底,已接入459个信息系统、772类数据和3893个城市运行监测指标,已为49个部门、149个用户开通用户服务,累计上线14个支撑领导决策专题应用,为疫苗接种指挥调度等提供强有力支撑。

  新京报: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有哪些应用场景?尤其是为百姓带来便利的场景?

  张劲松:我们率先激发AI在政务领域服务效能。市政务服务局采用AI技术进行提升,北京12345已实现AI人工智能技术在分类标签智能推荐、市民来电智能提示、相同及相似诉求智能受理以及小产权房和商改住智能标签等场景的运用,同时实现了语音转写、知识跟随等功能。

  北京人文领域智慧化改造已全面推进。举例来说,市公园管理中心研究探索公园5G创新应用场景落地试点,通过安装北京健康宝融合查验终端、提供北京健康宝代查服务,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数字鸿沟”问题。

  区级智慧城市建设百花齐放。比如通州区建成智慧城市大脑,开展城市副中心“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建设工程。

  ■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支持推出“信用+地铁智慧安检”新模式

  新京报:北京是国内开展信用建设起步最早的省市之一,在全国城市信用环境监测中一直保持领先。在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北京取得哪些成效?

  张劲松:北京建设完成了全市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形成了信用数据依托市大数据平台统一归集共享的新机制,并将信用数据归集质量、信用承诺、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实施情况纳入智慧城市月报季评考核指标。

  目前已归集了53个部门的1838项近9亿条信用数据,向“信用中国”网站全量报送“双公示”信息155万条,数据合规率提高到99%。依托“北京通”APP开通了面向社会的企业和个人公共信用报告查询服务,累计查询量近4.5万次。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电力、燃气、自来水公司实现了信用信息对接,归集信用数据近680万条,形成了北京公共信用信息与非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新机制。

  北京还发布了《重点职业人群诚信记录建设指引》,形成了公务员、医师、教师等19类职业人群诚信档案。组织开展了对28个部门和16个区的监测试点,各区也开展了对街乡的政务诚信监测工作。

  新京报:在信用惠民便企方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了哪些作用?

  张劲松:市经信局在朝阳区、大兴区、房山区组织开展了“北京信用管理服务创新先导园区”试点,为园区企业推出“信易租”“信易贷”等服务。支持北京金控集团建设了国家“信易贷”平台北京站,通过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和多源数据融合应用,对超过40万家市场主体进行综合评价,向39家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支持北京地铁公司推出了“信用+地铁智慧安检”新模式,在回龙观地区五座车站开展试点,累计注册乘客11万余人,高峰时段信用模式进站2.7万余人,占总进站人数的27%,大大缩短了排队候检及安检时间。

  新京报:北京如何和周边地区形成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机制?

  张劲松:2015年,京津冀三地共同签署《京津冀社会信用体系合作共建框架协议》,在信用制度标准、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奖惩联动机制等方面开展合作。

  近年来,三地联合签署了《京津冀区域协同社会信用标准框架合作协议》,共同编制了《京津冀守信联合激励试点建设方案(2020—2024年)》,在食品和农产品安全、交通等行业领域建立了信用监管协同机制,支持社会机构联合建立“京津冀(晋)信用科技实验室”,推动形成跨地域的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机制,推进“信用+医疗”“信易贷”“信用+旅游”“信用+审批”“信用+家政”等区域一体化信用应用。

  ■谈培育“专精特新”

  根据企业画像精准推送云服务

  新京报: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做优做强的重要途径。北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何特点?

  张劲松:北京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主体数量多,科技含量高,市场活力强,韧性和成长性好。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共有在营中小微企业169.4万家,比2020年底增加12万家。全市规模以上中小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445.4亿元,同比增长9.3%;实现利润总额5325.2亿元,同比增长48.4%。

  全市中小企业数量稳中有增,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技术创新活跃,总体呈现出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中小企业贡献了全市30%以上的税收、40%以上的营收、50%以上的技术发明专利、60%以上的就业岗位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已成为北京技术和产业创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首都“五子”联动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

  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中,“专精特新”企业长期深耕细分市场,创新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是中小企业的“硬核”部分。北京将“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培育摆在重要位置,已经初步形成渐进培育、梯度发展的格局体系,目前北京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26家、市级“小巨人”1141家、国家级“小巨人”257家,还有单项冠军38家,隐形冠军20家。

  北京4126家“专精特新”企业整体表现出“高精尖、高研发、高成长”特点。超三成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高于20%,超四成核心技术产品填补国际或国内空白,超五成核心产品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超六成研发费用占比在5%以上,近七成企业与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配套,近八成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近九成公司的研发人员占比10%以上。

  新京报:北京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已经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劲松:在加强政策供给方面,北京从6个方面共16条措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量身打造涵盖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产业链配套、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上市服务、融资需求等一揽子专属政策。

  在精准服务方面,我们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市、区“服务包”机制,为企业配备服务管家,及时提供政策、资金、人才、用地、公共配套等属地化服务。线上设立“专精特新”专区,为“专精特新”企业定制专属页面,根据企业画像精准推送政策、产品等云服务。开展企业诊断服务,为“小巨人”企业提供技术、经营、市场、融资、人才等全面诊断咨询服务,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北京还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信贷绿色通道,在全国首设专精特新成长基金,联合六家金融机构发布“专精特新贷”首批专属信贷产品18款,并在北京通企服版APP上线。联合中信保发布“专精特新险”,为专精特新出口企业提供绿色理赔通道和费率优惠。

  北京建立了“专精特新”拟上市企业服务库,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市、晋层、挂牌和储备“四大工程”,为北交所贡献了超过1/8的上市企业。

(文章来源:新京报)

文章来源:新京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高安生活网 X3.2  © 2015-2020 高安生活网版权所有